签诗故事
陶侃搬砖
故事内容
陶侃是晋朝(公元二六五-四二○年)人。他的父亲很早就过世了,母亲抚养他,特别重视他品德的培养,所以陶侃在各地作官,都有很好的表现。
陶侃在广州作刺史的时候,每天清晨,都把一百块砖头从前院搬到后院,又把砖头从后院搬到前院。旁人看了觉得很奇怪,就问他为甚么要每天搬砖头?难道不觉得累吗?
陶侃说:「我现在过着安逸的生活,不如此历练的话,以后要打仗恐怕就难以胜任了。」
有一次,他看见一个人,手拿着一把没有成熟的稻穗,就问他稻穗那里来的。那人回答是随手采的。陶侃听了之后很生气,当场训斥道:「你不但自己不种庄稼,还要糟蹋别人的粮食,真是岂有此理!」
有一年,地方上造船,陶侃叫人把造船剩下的竹竿和木屑收藏起来,大家都不明白保存这些废物有甚么用。到了冬天,下大雪,路面又湿又滑,很不好走。陶侃叫人把木屑拿出来铺在地上,果然就好走多了。
后来国家发生战争,要造战船,可是一时没有足够的钉子可用。幸好陶侃拿出收藏的竹竿,劈成竹,才解决了造船的困难。
这时,大家才明白陶侃勤俭爱物的好德行。
他的部下有些官吏,喜欢吃酒赌博,往往因此耽误了公事。陶侃知道了非常生气。他吩咐人把酒器和赌具都收起来,一古脑儿扔到江里去;还把那些官吏鞭打了一顿。打这以后,大家都吓得不敢再赌博喝酒了。
陶侃前前后后带兵四十一年,由于他执法严明,办事认真,谁都佩服他。
王敦失败以后,东晋王朝才把陶侃提升为征西大将军兼荆州刺史。荆州的百姓听到陶侃回来,都高兴地互相庆贺。
解签范例
注 解
失物→东北。以自己平常生活居所为准,人在居所外的门口,面对门口,则右前方即是所指的东北。
备 注
签诗的解释千变万化,皆因问题不同而有不同的解释。以下详解,仅供参考,也是提示。